激光是什么?
发布日期:2016年9月22日 浏览次数:
相信激光这名词对大家来说一点也不陌生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接触到激光,例如在课堂上我们所用的激光指示器,与及在计算机或音响组合中用来读取光盘资料的光驱等等。在工业上,激光常用于切割或微细加工。在军事上,激光被用来拦截导弹。科学家也利用激光非常准确地测量了地球和月球的距离,涉及的误差只有几厘米。激光的用途那么广泛,究竟它是如何产生的呢?以下我们将会阐释激光的基本原理。
激光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,它的原理早在 1917 年已被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,但要直到 1958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。
激光英文名是 Laser,即 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缩写。激光的英文全名已完全表达了制造激光的主要过程。但在阐释这个过程之前,我们必先了解物质的结构,与及光的辐射和吸收的原理。
电子可以透过吸收或释放能量从一个能阶跃迁至另一个能阶。例如当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 [2] 时,它便可能从一个较低的能阶跃迁至一个较高的能阶 (图二 a)。同样地,一个位于高能阶的电子也会透过发射一个光子而跃迁至较低的能阶 (图二 b)。在这些过程中,电子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总是与这两能阶的能量差相等。由于光子能量决定了光的波长,因此,吸收或释放的光具有固定的颜色。
1. 自发吸收 - 电子透过吸收光子从低能阶跃迁到高能阶 (图二 a)。
2. 自发辐射 - 电子自发地透过释放光子从高能阶跃迁到较低能阶 (图二 b)。
3. 受激辐射 - 光子射入物质诱发电子从高能阶跃迁到低能阶,并释放光子。入射光子与释放的光子有相同的波长和相,此波长对应于两个能阶的能量差。一个光子诱发一个原子发射一个光子,最后就变成两个相同的光子 (图二 c)。
激光基本上就是由第三种跃迁机制所产生的。图三显示红宝石激光的原理。它由一枝闪光灯,激光介质和两面镜所组成。激光介质是红宝石晶体,当中有微量的铬原子。在开始时,闪光灯发出的光射入激光介质,使激光介质中的铬原子受到激发,最外层的电子跃迁到受激态。此时,有些电子会透过释放光子,回到较低的能阶。而释放出的光子会被设于激光介质两端的镜子来回反射,诱发更多的电子进行受激辐射,使激光的强度增加。设在两端的其中一面镜子会把全部光子反射,另一面镜子则会把大部分光子反射,并让其余小部分光子穿过﹔而穿过镜子的光子就构成我们所见的激光。
1. 激光是单色的,在整个产生的机制中,只会产生一种波长的光。这与普通的光不同,例如阳光和灯光都是由多种波长的光合成的,接近白光。
2. 激光是相干的,所有光子都有相同的相,相同的偏振,它们叠加起来便产生很大的强度。而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光,它们的相和偏振是随机的,相对于激光,这些光就弱得多了。
3. 激光的光束很狭窄,并且十分集中,所以有很强的威力。相反,灯光分散向各个方向转播,所以强度很低。
[1] 根据量子力学,电子不是在一些明确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的,它们的位置只可利用或然率通过薜定谔方程预测。
[2] 量子力学说明光也有粒子的性质,特别是在光与原子作用的时候。光的粒子称为光子。
激光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,它的原理早在 1917 年已被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,但要直到 1958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。
激光英文名是 Laser,即 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缩写。激光的英文全名已完全表达了制造激光的主要过程。但在阐释这个过程之前,我们必先了解物质的结构,与及光的辐射和吸收的原理。
图一 碳原子示意图
电子可以透过吸收或释放能量从一个能阶跃迁至另一个能阶。例如当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 [2] 时,它便可能从一个较低的能阶跃迁至一个较高的能阶 (图二 a)。同样地,一个位于高能阶的电子也会透过发射一个光子而跃迁至较低的能阶 (图二 b)。在这些过程中,电子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总是与这两能阶的能量差相等。由于光子能量决定了光的波长,因此,吸收或释放的光具有固定的颜色。
图二 原子内电子的跃迁过程
1. 自发吸收 - 电子透过吸收光子从低能阶跃迁到高能阶 (图二 a)。
2. 自发辐射 - 电子自发地透过释放光子从高能阶跃迁到较低能阶 (图二 b)。
3. 受激辐射 - 光子射入物质诱发电子从高能阶跃迁到低能阶,并释放光子。入射光子与释放的光子有相同的波长和相,此波长对应于两个能阶的能量差。一个光子诱发一个原子发射一个光子,最后就变成两个相同的光子 (图二 c)。
激光基本上就是由第三种跃迁机制所产生的。图三显示红宝石激光的原理。它由一枝闪光灯,激光介质和两面镜所组成。激光介质是红宝石晶体,当中有微量的铬原子。在开始时,闪光灯发出的光射入激光介质,使激光介质中的铬原子受到激发,最外层的电子跃迁到受激态。此时,有些电子会透过释放光子,回到较低的能阶。而释放出的光子会被设于激光介质两端的镜子来回反射,诱发更多的电子进行受激辐射,使激光的强度增加。设在两端的其中一面镜子会把全部光子反射,另一面镜子则会把大部分光子反射,并让其余小部分光子穿过﹔而穿过镜子的光子就构成我们所见的激光。
图三 红宝石激光的示意图
图四 粒子数反转的状态
1. 激光是单色的,在整个产生的机制中,只会产生一种波长的光。这与普通的光不同,例如阳光和灯光都是由多种波长的光合成的,接近白光。
2. 激光是相干的,所有光子都有相同的相,相同的偏振,它们叠加起来便产生很大的强度。而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光,它们的相和偏振是随机的,相对于激光,这些光就弱得多了。
3. 激光的光束很狭窄,并且十分集中,所以有很强的威力。相反,灯光分散向各个方向转播,所以强度很低。
图五 普通灯光与激光的比较
[1] 根据量子力学,电子不是在一些明确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的,它们的位置只可利用或然率通过薜定谔方程预测。
[2] 量子力学说明光也有粒子的性质,特别是在光与原子作用的时候。光的粒子称为光子。